外观特征:野生艾草为桔梗目、菊科、蒿属、蒿亚属多年草本植物,散发浓烈香气。主根粗长且明显,茎干呈褐色或灰黄色,叶片呈羽裂状、青色,叶面覆有柔毛。花序呈椭圆形,花朵紫色。
生长习性:艾草主要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荒地、山坡等地,耐热、耐寒能力强,生长适温24-30℃。
一、野生艾草的形态
1、野生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带有浓烈的香气,且主根明显,较为粗长,茎杆颜色为褐色或灰黄色。
2、而且艾草的叶片呈羽裂状,颜色为青色,表面覆盖有柔毛,手感粗糙,其花序为椭圆形,花色为紫色。
二、艾草的生长习性
1、艾草生长在低海拔到中海拔的荒地、山坡等地,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,而且植株的生命力顽强,可以在较为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生长。
2、但艾草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4-30℃之间,温度高于30℃时,最好喷水降温。
三、艾草的养殖方式
1、养殖艾草时,要在春季植株还未钻出土壤时,向土面喷洒一次除草剂,防止杂草和艾草争夺养分。
2、而且在艾草幼苗长到30厘米的高度时,要为其施加叶面肥,促使枝叶繁茂,天气干旱时,还要向艾草枝叶喷水保湿。
四、艾草简介
1、生物分类学
(1)艾别称艾草、艾蒿、艾叶、灸草、冰台、医草
(2)艾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,别称艾草、艾蒿、艾叶、冰台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植物界、被子植物门、双子叶植物纲、合瓣花亚纲、桔梗目、菊科、管状花亚科、蒿属、蒿亚属多年草本植物或亚灌木。
2、形态特征
(1)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,主根明显,侧根多,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;
(2)茎单生或少数,高80-250厘米,有明显纵棱,褐色或灰黄褐色,基部稍木质化,上部草质;
(3)叶厚纸质,基生叶具长柄,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,中部叶卵形、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,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、浅裂或深裂;
(4)头状花序椭圆形,无梗或近无梗,花冠紫色;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;花果期7-10月。
3、分布范围
(1)艾主要分布在中国、蒙古、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,我国除极干旱和高寒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。
(2)多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、路旁河边及山坡草地,也见于森林边缘和草原地区,日本有引种栽培。
4、生长习性
(1)温度:艾喜温暖,最适生长温度24-30℃,温度高于30℃茎杆易老化、抽枝,温度低于-3℃当年生宿根生长受限。
(2)湿度:艾喜湿润,较耐干旱,不耐水湿,在年降雨量在800-1500毫米以上且降水时间分布均匀的地区生长良好。
(3)土壤:艾喜肥沃,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深厚、透气性好且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为宜,排水良好的砂壤及黏壤也可。
(4)光照:艾喜阳光,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茂密,长期在过于荫蔽的环境下生长不良,高温季节怕长时间的烈日暴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