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农笔记 - 三农知识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清清水
清清水

小鸡一生需经历4个生长阶段:分别为卵阶段、育雏阶段、育成阶段、产蛋阶段。

卵阶段:孵化时间约为21天,需要适时调配温度。

育雏阶段:此阶段需的温度、光照、饲喂量都不同,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调整。

育成阶段:小鸡在育成阶段,对饲料、光照、养殖密度也都有相应要求。

产蛋阶段:此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很高,需要提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一、小鸡生长阶段

鸡的一生主要经历4个阶段,分别为卵阶段、育雏阶段、育成阶段、产蛋阶段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1、卵阶段

(1)鸡的孵化时间大约需要21天。

(2)前期(1-7天)的温度控制在38-38.5℃,中期(8-14天)的温度控制在37.5-38℃,后期(15-21天)的温度控制在37-37.5℃。

(3)前期(1-7天)的湿度控制在60%左右,中期(8-17天)的湿度控制在50%左右,后期(18-21天)的湿度控制在70%左右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2、育雏阶段(孵化至7周龄)

(1)1-3日龄,温度控制在35℃。4-5日龄,温度控制在34-33℃。6-8日龄,温度控制在33-32℃。9-12日龄,温度控制在32-30℃。13-20日龄,温度控制在30-28℃。3周龄,温度控制在28-25℃。4周龄,温度控制在25-22℃,后续每周降温1.5-2℃,直至温度与室温相同。

(2)1周龄内,湿度保持在60-65%。1周龄以后,湿度保持在50-60%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(3)0-3日龄,光照时长保持在24小时左右。4-14日龄,光照时长保持在16-19小时左右。15日龄以后,采用自然光照。

(4)1-2周龄时,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,一共饲喂5-7次。3-5周龄时,每隔4小时饲喂一次,一共饲喂4-5次。5周龄后,每天饲喂3-4次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3、育成阶段(7-20周龄)

(1)7-14周龄时,饲料配方为玉米面54.13%,高粱7%,小麦麸10%,大麦5%,鱼粉5%,豆饼10%,叶粉6%,骨粉2.5%,食盐0.37%。15-20周龄时,饲料配方为玉米面47.13%,高粱面10%,小麦麸15%,大麦12%,鱼粉2%,豆饼4%,叶粉7%,骨粉2.5%,食盐0.37%。

(2)育成期时,需要限制光照,避免鸡早熟。通常每天的光照时长控制在8小时以内,光照强度在5lx左右。

(3)7-12周龄时,每平方米饲养8-10只。13-16周龄时,每平方米饲养6-8只。17-20周龄时,每平方米饲养4-6只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4、产蛋阶段(20周龄后)

(1)产期前期时,为了满足产蛋和增重,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,应当提供高营养水平(钙含量达到3.75%)、高质量的饲料,同时减少应激。

(2)产蛋中期时,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条件下,提供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饲料,将钙含量提高至4%左右,同时继续提供适宜环境条件,减小患病概率,减少应激。

(3)产蛋后期时,保持环境稳定,让产蛋率平稳下降,同时将钙含量提高至4.25%,并在淘汰前的14天左右,将光照时长增加至17-18个小时,进行最后的冲刺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二、小鸡孵化1-21天的过程

1、第1天

受精卵被孵化24小时后,胚盘会变大变厚,明区和暗区变大,卵黄上出现椭圆形的胚盾,即未来的胚区。

2、第2天

胚盘已扩展并被血管包围,胚盘中心出现透明体(胚胎),透明体里面有1个搏动的小红点(雏鸡的原始心脏)。

3、第3天

(1)从孵化第1天开始,蛋白中的水分通过卵黄膜朝着卵黄移动,使得卵黄中的含水量增加,新进的水分储存于胚区内。

(2)胚胎和伸展的卵黄囊血管的外形与蚊子相似,白种蛋通过照灯后可看见蚊状的血管区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4、第4天

卵黄的体积依然增大,但颜色变浅,卵黄囊的血管包围近1/3的卵黄,卵黄囊血管紧贴内壳膜。照蛋时卵黄不易被转动,胚与卵黄囊血管的形状与蜘蛛相似,胚胎的眼部开始沉积黑色素,尿囊形似小水泡。

5、第5天

胚胎被透明的羊膜包围,内部有羊水,胚体弯曲,眼睛的黑色素大量沉积。肉眼可见尿囊,直径为6毫米左右。卵黄囊包围1/2的卵黄,照蛋时能看到眼睛的影子。

6、第6天

尿囊体积增长将近4倍,尿囊血管系统快速发育,并覆盖羊膜和部分卵黄。卵黄囊血管在卵黄上的面积一般达到2/3以上,胚体已经初步具有翼和腿的外型,眼睛的黑色素更多,照蛋时可看见头部和躯干部2个小圆团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7、第7天

(1)卵黄的体积达到最大,之后会逐渐缩小,卵黄囊也在增大,但依旧有1/4的卵黄尚未被覆盖,尿囊比第6天增长了近2倍。

(2)胎儿的外形具备禽类特点,头部、眼睛占到的比例较大,前后肢分化明显。

8、第8天

(1)尿囊比第7天扩大了将近1倍,尿囊发育的第1阶段通常为第4-8天,胚胎由卵黄囊呼吸转为尿囊呼吸,羊水和尿囊液迅速增加。

(2)胎儿外形发育逐渐完善,上喙白色,可明显看见破壳齿,胸腹腔还未封闭,心、肝、胃暴露在体腔外。

9、第9天

(1)尿囊沿着内膜向下端发展,胎儿和卵黄被包围,胎儿的皮肤透明度下降,在皮肤表面出现排列整齐的小点,即羽毛原基。

(2)胎儿的胸腹腔已封闭,心、肝、胃等器官已包入体腔内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10、第10天

(1)尿囊在胚胎的背面朝下端发展,逐渐包围蛋白,孵化第10天结束时,尿囊逐渐包围小端,但尚未完全合拢。

(2)胎儿的位置靠近气室,羽毛原基遍布胎儿全身,已稍微显露翼和腿部羽毛。

11、第11天

尿囊完全包围卵黄、胚体、蛋白,尿囊的血管在小端处合拢。

12、第12天

蛋白呈淡黄褐色,且粘稠,并形成浆羊膜道,鸡胚的短羽遍布全身,爪部已角质化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13、第13天

胎儿开始大量吞食蛋白羊水,体重快速增加,体重从5克左右(第12天)增加至22克左右(第18天)。

14、第14天

尿囊血管充分发育且紧贴壳膜,通过内外壳膜、蛋壳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,并吸进氧气。胎儿的尿囊液增加,新陈代谢较旺盛,颈部羽毛的长度达到10毫米左右。

15、第15天

尿囊所包围的蛋白面积缩小,照灯后可发现小端发亮部位的面积缩小,胚体和卵黄的黑影部分增多。胎儿的羽毛快速生长,颈部羽毛的长度达到12毫米左右,身体各部位的羽毛已长齐,并开始发育出胫、趾的鳞片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16、第16天

尿囊所包围的蛋白面积再次缩小,尿囊液的颜色变混浊。胎儿体重继续增加,羽毛变长且更为丰满,颈部羽毛的长度达到15毫米左右。

17、第17天

照灯时可看到胎儿和卵黄的全部黑影,胎儿从蛋白和卵黄中摄取了全价蛋白,使得体重进一步增加,此时其外形、羽毛与已经出壳的雏鸡没有太大区别。

18、第18天

胎儿完全吞食蛋白羊水,尿囊液减少,气室增大,尿囊增厚且收缩,整个胚胎比较容易和蛋壳膜剥离开,有几处有尿酸盐沉淀。胎儿的羽毛像缎子一样覆盖在体表,此后卵黄成为胎儿的营养来源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19、第19天

(1)雏鸡的营养全部来自于卵黄,部分卵黄已被收入腹腔内。气室继续扩大,尿囊液和羊水继续减少,尿酸盐沉淀增加,尿囊血管的颜色变为鲜红色。

(2)气室内可见展翅,少数雏鸡的喙已经将内壳膜穿破并到达气室,当雏鸡的喙进入气室后会开始用肺呼吸,此时雏鸡尿囊和肺的呼吸同时存在,并慢慢的由前者过渡至后者,通常在这天落盘。

20、第20天

(1)雏鸡由尿囊呼吸过渡至用肺呼吸,喙部穿破气室,之后用破壳齿划破外壳膜并用喙向外顶,使蛋壳破裂。

(2)尿囊膜开始枯萎,大部分卵黄被收入腹腔内,只剩少部分露在腹外。雏鸡破壳后会继续移动头部,并不断破坏外壳膜,此时蛋壳上会出现环状缺口。

小鸡生长阶段,要经历卵期、育雏期、育成期、产蛋期

21、第21天

大量的雏鸡破壳而出,刚破壳的雏鸡全身被羊水浸湿,行动无力,此时要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,使其羽毛干燥膨松,否则容易因着凉而患病。
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笔记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笔记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