钼元素、硼元素、钴元素、磷元素等营养元素均对大豆有特殊作用。
钼元素:钼元素可以帮助根瘤菌形成,提高光合效率及大豆产量,通常在初花期和结荚期施加。
硼元素:硼元素可以促进花荚形成,减少瘪粒,同时提高大豆的抗逆能力。
钴元素:钴元素为大豆根瘤菌中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,参与了根瘤菌的固氮过程,因此合理追施钴肥有助于增加大豆植株的含氮量和干物质。
一、对大豆有特殊作用的元素
1、钼元素
(1)钼是大豆种植中不能或缺的关键元素,这是由于钼参与大豆的“固氮”,有助于固氮根瘤菌的形成,不仅可以提高大豆光合效率,且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,是大豆增产的关键因素。
(2)大豆种植补充钼元素,可以在初花期和结荚期,喷施2-3次钼源库等复合糖醇螯合态钼肥。因为磷可以增强钼的效果,在施用时,可以钼和磷酸二氢钾混用,磷酸二氢钾不仅可以增产,且可以预防叶片早衰,如果是花期施用,还可以加入硼源库等高纯硼肥。
2、硼元素
(1)大豆在开花结荚期,常出现花荚脱落、花而不实、秕籽的情况,严重影响产量。补充硼肥可以促进花荚形成,保花保荚,减少瘪籽。此外硼可以提高大豆抗逆性,如生长期间遇到干旱,可以提高抗旱能力。
(2)通常大豆在碱性,或者强酸土壤种植,会有缺硼的症状,要注意补充硼肥,常用的硼肥有硼砂、硼酸等,使用时效果都不错。
3、钴元素
(1)钴元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,以及地壳的微量元素,被认为是对植物的有益元素,其为大豆根瘤菌中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,参与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过程。
(2)根据研究表明,当大豆缺乏钴元素的时候,固氮酶、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将会大幅度下降,因此要合理追施钴肥,有助于增加大豆植株的含氮量和干物质,从而增加大豆的产量。
(3)除此之外,使用适宜浓度的钴肥可以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,并且在植物遭遇干旱情况时,钴元素可以调节活性氧,还有乙烯的代谢,从而发挥生理作用。
4、磷元素
(1)因为磷在大豆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,因此磷素营养缺失,必然会对大豆等油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产生较大影响。
(2)大豆缺磷,植株瘦小,叶色浓绿,叶片狭小且尖,向上直立,开花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,种子细小,严重缺磷,茎及叶片变暗红,根瘤发育受到影响,因此要注意增施磷肥。
二、大豆如何正确施肥
1、多施有机肥
(1)用较多的有机肥作底肥,不仅有助于大豆生长发育,而且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,增强固氮能力。
(2)麦茬直播夏大豆因为播种时间紧,来不及整地施基肥,应强调前茬小麦田多施有机肥,培肥地力。
(3)据研究,前茬肥力基础好,有机肥施用足,大豆增产效果明显。
2、巧施氮肥
(1)大豆需氮素虽多,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,因此需要施用的氮肥并不太多,关键是要突出一个"巧"字。
(2)中等以下肥力的田块,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;肥力较高的田块则不明显,施用过多不仅浪费,而且还会造成减产。
(3)通常地块每亩可施尿素5千克或碳酸氢铵15千克作底肥;高肥田可少施或不施氮肥,薄地用少许氮肥作种肥效果更好,有助于大豆壮苗和花芽分化。
(4)但种肥用量要少,旦要做到肥种隔离,以免烧种。通常地块种肥每亩施尿素3-5千克,同时配施10-15千克过磷酸钙为宜,或每亩施尿素2-3千克加磷酸二铵3千克增产更明显。
(5)大豆开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,每亩追施尿素3-5千克,也有良好的增产作用。追肥可于中耕前撒施,随后立刻中耕。肥地此肥可不施。
3、增施磷肥
(1)大豆需磷较多,目前为止大部分地区土壤均表现一定程度缺磷。因此,应增施磷肥。
(2)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。所以磷肥宜作基肥或种肥早施。通常每亩可施过磷酸钙15-20千克或磷酸二铵8-10千克。
(3)如果前茬小麦施足了磷肥,土壤中不缺磷,种大豆时可不再施磷肥。
4、根外补肥
(1)大豆进入花荚期是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多的时期,而鼓粒期后植株系开始衰老,吸收能力下降,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早衰减产。
(2)大豆叶片对养分有非常强的吸收能力,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,旦肥料利用率很高,对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,吸收能力下降,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早衰减产。
(3)大豆叶片对养分有非常强的吸收能力,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,旦肥料利用率很高,对鼓粒结实作用明显,通常能增产10%-20%。
(4)每亩可用磷酸二铵1千克或尿素0.5-1千克或过磷酸钙1.5-2千克,或磷二氢钾0.2-0.3千克加硼砂100克,对水50-60千克于晴天傍晚喷施(其中如用过磷酸钙要先预浸24-28小时后过滤再喷),喷施部位以叶片背面为好。
(5)从结荚开始每隔7-10天喷1次,连喷2-3次。此外,结合根外喷肥,在肥液中加入适当品种和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,增产效果会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