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防治:选用脱毒苗,滴灌节水降湿,及时排水、清理病叶。旺长田块增施磷钾肥、生物有机肥、中微量元素肥。采收结束后,对病残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土壤消毒。
药剂防治:定植前使用噻唑锌、中生菌素进行蘸根处理,发病初期喷施络氨铜、松脂酸铜、枯草芽孢杆菌、氯溴异氰尿酸等进行治疗(交替喷施,避免产生抗药性)。
一、草莓角斑病的防治方法
1、农业防治:选用脱毒苗,滴灌节水降湿,调控设施栽培环境,及时排水,清理病叶,田间保持清洁,无害化处理病残体。旺长田块合理增施磷钾肥、生物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,以增强植株抗性。发病田块采收结束后,注意清除病残体,进行土壤消杀。
2、药剂防治:定植前用噻唑锌、中生菌素等蘸根;发病初期可选用络氨铜、松脂酸铜、枯草芽孢杆菌、氯溴异氰尿酸、中生菌素、噻菌铜、噻唑锌、可杀得三千、叶枯唑、菌毒清、春雷王铜等交替喷淋。
二、草莓角斑病的发生症状
1、草莓角斑病是草莓生产中主要病害,病原菌为黄单孢杆菌属草莓黄单孢菌,该病菌主要寄生在草莓上。
2、发病初期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,病斑扩大是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,所以得名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。
3、病斑在光照下呈透明状,但是发射光呈深绿色,病原菌主要在土壤或病残体上月底,生长期借风雨气流进行传播。
4、在叶片出现病斑后,会逐渐扩大为灰褐色,边缘颜色较深,后期病斑上有时具有轮纹。
三、草莓有哪些土传病害
1、根腐病
(1)发病特点
①根据被害症状,草莓根腐病分为草莓根腐病,草莓白根腐病等。根据发病季节,分为急性和慢性,急性多发生在春、夏季,雨后叶尖凋萎,引起全株迅速枯死。
②慢性多发生秋、冬季,植株发病后,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,全株萎蔫或枯死。
(2)防治方式
①化学药剂可选用速克灵、甲基托布津、多菌灵、扑海因、克露可湿性粉剂。物理防治可以利用溴甲烷熏蒸土壤。
②同时利用日光对土壤进行也可以降低土壤病原物数量,抑制根腐病,还有增产效果。
③在农业防治上主要防止黏性土壤种植,及时排水,实行轮作倒茬,选用抗病品种。
2、黄萎病
(1)发病特点
①发病幼苗新叶失绿变黄或弯曲畸形,叶片狭小呈船形,复叶上的两侧小叶不对称,呈畸形,多数变硬,叶色黄化。
②发病植株生长不良,无生气,叶片表面粗糙无光泽,从叶缘开始凋萎褐变,植株枯死。地下根部、叶柄和茎的维管束发生褐变甚至变黑。
(2)防治方式
①药剂防治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效不佳,因此防治上应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。
②栽植无病的健壮种苗,其中无病母株可采用空间采苗方法获得,即在匍匐茎的先端着地以前就切取,插入无病土壤中,使其生根,作为母株利用育苗即可,同时注意及时追肥并拔出杂草,防止连作重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。
3、枯萎病
(1)发病特点
①草莓枯萎病主要侵害根部,开花至收获期均可发生。地上部心叶初为黄绿或黄色,卷曲,表面粗糙无光泽,叶缘变褐,萎蔫,枯死。
②病株矮小,叶无光泽,老叶紫红色萎蔫,终全株枯死。
(2)防治方式
①草莓枯萎病是危害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,连茬种植地块发病为严重。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,选百菌通、代森锰锌、特克多、富尔马林、甲基硫菌灵、苯莱特、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等剂用于防治草莓枯萎病。
②目前主要采用溴甲烷熏蒸土壤克服连茬种植的危害,但是溴甲烷为剧毒气体,不仅对人畜有害,而且对大气层具有破坏力,而且使用成本高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现已采用拮剂蘸根防治草莓枯萎病。
4、青枯病
(1)发病特点
发病初期,草莓植株下位叶1-2片凋萎脱落,叶柄变为紫红色,植株发育不良,随着病情加重,部分叶片突然失水,绿色未变而萎蔫,叶片下垂似状。
(2)防治方式
①防治草莓青枯病应主要采用营养钵育苗,减少根系伤害,高畦深沟,合理密植,注意适时排灌,避免土壤过干过湿。
②田间应做到雨后地干,防止积水;及时摘除老叶、病叶,增加通风透光条件。
③定植前可用80%氯化苦或太阳能进行;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,病穴灌注20%石灰水或2%福尔马林液。
④发病初期可用72%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,或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,72.2%普力克水溶性液剂800-1000倍液进行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