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行深耕:秋季将土壤深翻18-22厘米。
耙耢整地:若种植地较干旱,可在春季多次耙耢,将土壤耙碎,做到上虚下实、地面平整。
进行中耕:苗期中耕2-3次,定苗前翻耕3-5厘米,定苗至拔节期翻耕10厘米。
注意事项:翻耕时,向土壤中施入基肥,对于严重发生虫害的地块,要结合翻耕使用农药。
一、玉米地的翻耕方法
1、进行深耕
玉米对于土壤有一定的要求,想要它产量高的话,那么要对玉米地进行深耕,通常在秋季的时候进行,用机械对土壤深翻,深度在18-22厘米即可,这样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,能有效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。
2、耙耢整地
如果玉米地属于旱地的话,那么在春天的时候,还需要多次对玉米地进行耙耢,使土壤变得细碎,没有大的土块出现,在耕地的时候,需要做到上虚下实、平整地面,这样有助于土壤的保水、保肥和增温。
3、进行中耕
在玉米苗期的时候,需要对玉米地中耕2-3次,首次在定苗前,中耕深度3-5厘米即可,第二次和第三次在玉米定苗至拔节期的时候进行,中耕的深度在10厘米左右,通过中耕的方式,有助于玉米的生长旺盛。
4、注意事项
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,所以我们在进行深耕的时候,可以在土壤里面施加适量的肥料作为基肥,以提高土壤的肥力,在害虫严重的地块上,最好在耕地的时候施加适量的农药进行杀虫,这样玉米种植后才可以健康生长。
二、玉米地高产管理办法
1、苗期管理
(1)查苗补苗:玉米播种以后,常因种子质量或播种质量不高,或墒情差及虫、鸟、鼠为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。查苗补苗,时间越早越好。“玉米苗晚补长不好,等于给地里长把草”。补苗采用带土移栽的方式,可用铁锨在缺苗处挖个坑,在苗多处选壮苗将苗带土移栽在坑内,再浇足水。补载三天后应再浇水一次,才可以正常生长。
(2)间苗定苗:间定苗的时间,以“三叶间、五叶定”的群众传统经验,严格执行。
(3)蹲苗:蹲苗是促进玉米根系下扎、提高玉米后期抗旱性和抗倒伏的重要措施。苗期玉米耐旱怕涝,可适当控水蹲苗。
(4)合理选择除草剂:1没有杂草,仅有麦苗的田块,选用40%异丙莠,48%丁莠200克兑水50公斤。2马唐等草多的田块,用4%烟密和38%莠去津复配的药剂,亩用100-150克,兑水30公斤。3对番附子、野谷苗、野高粱多的田块,选用2-甲四氯加烟密,亩用90-135克,兑水30-45公斤。
(5)灭虫防弱:1玉米苗期虫害以蓟马、玉米螟为主,亩用氯氟氰菊酯60克兑水25公斤喷施。2苗小苗黄田块,用复合九二〇液肥15ml或玉米必多收一袋兑水15公斤喷施。
(6)追施苗肥:苗肥在玉米5叶期施入,把需施用的有机肥和磷钾化肥及总施用量30%的氮肥都一次性追进去。对玉米苗出现花叶的田块,亩用硫酸锌100克兑水30公斤喷施。
2、中期管理
从拔节到抽出雄穗,通常30天左右,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,也是玉米一生中为旺盛,需水需肥迅速增长的时期,因此,是田间管理关键的时期。
(1)追肥:一般在播种后40天,大喇叭口期(株高1米左右,11-12片展开叶)时追肥,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60%。
(2)合理灌溉:玉米拔节后进入生长旺盛阶段,对水分的需求增加,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发生干旱,将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;抽穗开花期玉米需水量多,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,此期干旱将影响玉米散粉,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,降低结实率,因此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后25天这段时间,发生旱情,要及时灌溉。
(3)控旺:在玉米8叶期左右,亩喷施金玉米抗倒王50克兑水15公斤。
(4)拔除弱株:“弱株是大草,不拔别的长不好”,拔除弱株要坚决、彻底、干净。
(5)防治虫害:适时喷施剂,防治叶斑病。玉米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饿主要害虫之一,应抓住玉米小喇叭期的防治关键期,在7月中旬前后,用3%呋喃丹2公斤撒入心叶。
3、后期管理
(1)隔行或隔株去雄:在雄穗刚抽出未散粉时,上午10时或下午3时去雄。
(2)人工辅助授粉:对于生长不整齐或移栽田块,可采用人工拉绳摇晃法,每天上午用绳拉一次。
(3)补施粒肥:玉米后期如脱肥,用1%尿素+0.2%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,喷洒时间在下午4时后。高产田块可在抽雄期每亩补施5-7公斤尿素。
(4)防病:玉米锈病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病害,以济单七号为主,发病初期用20%三唑酮乳油1000倍喷施。
(5)保墒放衰:玉米生育后期,保持土壤较好的墒情,可提高灌浆强度,增加粒重,并可避免植株早衰。此期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。
4、适时收获
合理收获适期应在苞叶发黄后7-10天,即籽粒乳线消失、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,通常可增产10%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