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一年可以繁殖6-8次。
老鼠的繁殖能力强,一年四季均可繁殖,一般一年繁殖6-8次,每次产仔5-10只。
老鼠的繁殖能力受年龄和种类的影响,在食物充足、气候适宜时,繁殖次数还会增加。
一、老鼠一年可以繁殖几次
1、老鼠每年是可以繁殖6-8次左右的,每次可以产下5-10只左右的幼鼠。
2、老鼠的繁殖能力在啮齿类动物中是比较强的,而且它们在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繁殖的。
3、它们每年繁殖的次数会因为老鼠的种类、年龄产生一些差异。
4、在食物比较丰富、气候比较适宜的时候,老鼠繁殖的次数还会增加。
二、老鼠的特点
1、老鼠是一种群居的生物,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一般会成群生活在一起,而且老鼠都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,在白天的时候会躲在洞穴中,到了晚上的时候才会外出活动和采食。
2、老鼠的视力是比较差的,但是听觉和嗅觉比较灵敏,在外出活动的时候,如果周围的环境有动静或者出现了变化的话,它们就会变得比较警觉,不会再靠近发出声响的地方,只有在确定周围已经安全的时候才会继续地靠近。
三、老鼠有什么种类
目前常见的老鼠主要有褐家鼠、黄胸鼠、小家鼠以及屋顶鼠。
1、褐家鼠
(1)褐家鼠为中型鼠类,别名大家鼠、地沟鼠,其中雄性体长约为133-238mm,体重约为133g,雌性体长约为127-188mm,体重约为106g,后足长35-45mm。
(2)褐家鼠体格粗壮,耳朵较短。背毛为灰褐色或棕褐色,腹毛为灰白色,尾巴上面为灰褐色,下面为灰白色,尾长比体长要短,尾部鳞环十分明显。雌鼠一共有6对乳头。
(3)褐家鼠栖息地十分广泛,除开人类住所以及各类建筑物以外,河边草地、灌丛、庄稼地、荒草地以及林缘处均有分布。
(4)褐家鼠喜欢脂肪和水含量高的食物。在居民区时,爱吃肉类、蔬菜、水果、糕点、糖类等,在野外时,往往以玉米、小麦、水稻、豆荚、甘薯、瓜类、葵花籽等作物种子以及果实为食。
2、黄胸鼠
(1)黄胸鼠属于鼠科动物中体型较大的一种老鼠,别名为黄腹鼠、长尾鼠、长尾吊,体长约为130-150mm,体重约为75-200g,后足超过30mm。
(2)黄胸鼠体型与褐家鼠类似,但是相对较为瘦小,耳朵长而薄,向前拉能覆盖住眼部,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。背毛为棕褐色或黄褐色,同时间杂有黑色。腹毛为灰黄色,其中胸部毛色更深,偶尔具有一块白斑。尾巴上下均为黑褐色,前足背部中央为灰褐色,四周为灰白色。尾部鳞片发达,呈环状。雌鼠共5对乳头,其中胸部2对,腹部3对。
(3)黄胸鼠在住宅区和农田之间进行短期季节迁徙,并且常常随着作物成熟期不同而进行季节性迁移。
(4)黄胸鼠为杂食性鼠类,以植物性食物为主,包含谷物、豆类、菜类、薯类及面粉与其制品。除此之外,黄胸鼠还会进食肉、鱼、昆虫、蜗牛与蚯蚓等动物性食物。据研究,黄胸鼠每天平均进食24.89g食物,占据体重的15-20%左右。
3、小家鼠
(1)小家鼠为小型鼠,别名为小鼠、米鼠、小耗子,体长约为60-90mm,体重约为12-30g,后足长不足17mm。
(2)小家鼠体型较小,耳朵较短,向前拉达不到眼部,尾长等于或短于体长。背毛为灰褐色至黑灰色,腹毛为纯白色至灰黄色,前后足背面为暗褐色或灰白色,尾毛上面颜色较下面更深。雌鼠共5对乳头,其中胸部3对,鼠蹊部2对。
(3)小家鼠主要活动于居民区以及居民区周围地区,而人类干扰较少的城镇空旷区域往往分布数量较少,繁殖速度受限,难以建立稳定种群。
(4)小家鼠为杂食性动物,以植物性食物为主,尤其是面粉和面制食品,以及各种粮食和油料种子,有时还会吃草籽和昆虫,食量较小。
4、屋顶鼠
(1)屋顶鼠别名为家鼠、黑家鼠,后足细而长,通常为30-35mm左右。
(2)屋顶鼠体型细长,耳朵大而薄,向前拉可达眼部中央位置,尾长大于体长。毛色分为两种类型,其中黑色型屋顶鼠背毛为黑色,毛基为灰白色,毛尖为黑色,腹毛为铅灰色,尾为暗黑色,而棕褐色型屋顶鼠背毛为暗灰黄褐色,腹毛为灰白色,尾部颜色较深。尾部鳞环明显。雌鼠共有5对乳头,其中胸部2对,鼠蹊部3对。
(3)黑色型屋顶鼠主要在屋顶活动,而棕褐色型屋顶鼠主要在野外活动,常见于靠近水源的地区。
(4)屋顶鼠爱吃稻谷、玉米、豆类、水果,如果食物缺乏,还会以嫩草、树根、芒果、梨为食。